ChatGPT漫谈

时下互联网或者科技业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去年底问世的人工智能(AI)聊天应用ChatGPT了。ChatGPT的出现,使得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不需要了解其背后复杂的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就可以用自然语言,直接与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交互。一时之间,它不但成了朋友之间餐前酒后的热门话题,投资界的新风口,更是成为了从自媒体,社交媒体到专业媒体的宠儿,各种各样关于ChatGPT的讨论之中,夹杂着兴奋,期待,憧憬,甚至恐惧,像极了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技术革命到来之前的情景。

实际上,ChatGPT确实算得上是一次伟达的技术革命的开端,而且以它为代表的AI技术对科技业的影响已经显现了。从美国到中国的各大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已宣布了在人工智能和类似ChatGPT技术方面的投资布局计划。微软公司更是在今年初宣布裁员一万人的同时,向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追加投资100亿美元。有人戏谑说,微软裁掉的一万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有人因为AI而失业。

当然,这只是玩笑。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借助ChatGPT来完成一些初级工作了。比如有做跨境贸易的人就宣称,现在借助ChatGPT,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与外国客户的邮件往来,已经不需要专门雇人来处理这类文书工作了。我的一个朋友,利用ChatGPT写了一封给客户的催款邮件,那邮件不但意图表达精准,英文用词和文法更是专业地道讲究,其水平是我们这些英文水平有限的人,无论上多少堂商业写作课也达不到的。

新技术的出现也许会淘汰旧的职业,但也会创造新职业。例如一种被称为Prompt Engineer的新职业已经伴随ChatGPT出现了。这个职业新到甚至都还没有正式的中文翻译,有人将其译作“提示工程师”,或者“AI沟通工程师”,其主要职责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提示或问题,来训练和引导AI做出正确回答。

之所以需要这样的职业,是因为目前ChatGPT这样的AI还很不完善。人们已经发现,ChatGPT的回答不总是正确,同样的问题它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它的数学和科学不好,无法通过PSLE考试;它会时常产生虚假内容,所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它甚至还很“双标”,不愿写诗赞美特朗普,但会写诗赞美拜登,它会将特朗普,马斯克,普京等人标记为“有争议的”人物,而拜登,贝索斯,比尔盖茨等人则没有争议。想让ChatGPT给出正确的答案,需要给它相应合适的提问和引导。有人开玩笑说,人类以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陪AI聊天。

ChatGPT是基于一种被称为“大语言模型”的AI技术,训练这种模型需要大量的文本数据和庞大的计算资源,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据报道,ChatGPT模型的单次训练费用,大约需要140万美元。这个模型是经过了成百上千次这样的训练,才达到目前的水平。

近日有所谓的国际问题咨询专家也来蹭ChatGPT的热度,感叹中国没搞出ChatGPT这样的发明创新,是因为民主与科学。其实这样的借题发挥大可不必,而且这样的陈年旧题也了无新意。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英法德意日,或者其它所谓的西方民主国家,没搞出ChatGPT又是因为什么?也是因为民主与科学吗?而且,将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民主与科学,显然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甚至不如ChatGPT的回答有深度。

这里就引用一段ChatGPT对所谓专家的“大哉问”的回答,来对本文作结吧。

“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数据和算力资源以及政策环境的支持,因此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创新并不是由于某个国家在技术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是由全球共同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