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在新加坡生活的第十个年头了。这是我自离家读书开始,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生活最久的一座城市,超过了西安,也超过了上海。十年前踏足狮城时,我从没想过,我们会在新加坡生活这么久。这十年之中,我们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高低起伏,新加坡也慢慢变成了我们的家。
记得2008年我们刚来新加坡时,因为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关系,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我去星巴克,点了一杯咖啡之后,帮我点单的小哥,好心问了一句,要不要加点奶油(cream)在上面。当时因为还不适应新加坡口音,我愣是没听懂cream这个词,于是问了一句“那是什么”(What is it?)。那小哥当时就凌乱了,看着我不知如何解释什么是cream。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笑。
刚来的时候,每次坐公交车也很紧张,因为新加坡的公交车不报站名。路不熟的话,需要提前查好路线,数好有多少站,然后在车上留意有没有到站。这样紧张兮兮的有时也并不管用,因为如果有车站没人上下车的话,车是不停的。我有一次去客户那里开会就坐错了站,忘记是提前还是推后一站下车,反正赶到会议室时,已经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了。
这些生活中的小挑战,在初来乍到的时候有很多,不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都适应了。大的挑战就要看历史潮流的发展了。我们第一次申请PR,恰好赶上2011年的新加坡大选。在08,09年时,据说PR申请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到2011年那次大选,移民和人口问题是相当热的议题,人民行动党的得票在那次大选很低。我们的PR申请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拒了,作为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选票的力量。PR申请被拒打乱了我们的很多计划,着实让我们彷徨了一番,幸好半年后的第二次申请被批准了,没有耽误太久。我有同事和朋友,PR申请几次三番得不到批准,最终不得不离开新加坡。
这十年之中,女儿在新加坡出生成长,我们也适应了新加坡人的生活,喜欢上了本地咖啡和榴莲。最近国会在讨论2018年的预算案。希望新加坡政府能继续保持廉洁高效,经济和社会能够继续稳定发展,我们能够继续在此安居乐业。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