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The Post

昨晚看了部电影,The Post,是一部讲述美国的新闻记者和媒体,维护新闻自由故事的电影。这部电影,演员和导演都是大牌,故事背景基于真实历史事件,主题又与现实的政治环境丝丝相扣,一时间在美国获得好评如潮。前几天,特朗普总统在twitter上公布“假新闻奖”,一度导致共和党网站宕机。在这样的氛围下,看这么部电影,真是应景。

1967年,美国正越来越深地陷入越战的泥淖,并看不到丝毫取胜的希望。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组织了一个研究项目,打算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越战历史。他后来声称,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为后世的历史学家留下书面纪录,以及为将来的政府提供参考,希望他们日后能避免重蹈越战时期历任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和错误决策的覆辙。

这个项目小组最终写出了多达47卷的报告,其中包括3000多页历史记录分析和4000多页政府原始文件。重要的是,这个报告里记录了大量美国历任政府不为人知的机密行动和决策,涉及许多谎言,欺诈和权力的滥用。比如,美国总统约翰逊公开宣称,越战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个独立的,非共产的南越政府。但是报告中引述麦克纳马拉给约翰逊的备忘录,称越战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帮助朋友,而是为了限制中国。再比如,报告披露,南越政府完全是由肯尼迪政府,为了对抗共产主义,出钱出枪,扶植建立的,等等。这份报告实在于美国政府的形象,以及进行中的越战,大大的不利。因此,这份报告从写成之日起,就被列为极为敏感的最高机密,普罗大众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1971年,一位斯诺登式的孤胆英雄出现了。这人名叫Daniel Ellsberg,是兰德公司的员工。他将这份五角大楼报告的一部分偷了出来,先是透露给纽约时报,后来又透过华盛顿邮报,进行发表。这份报告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先是尼克松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媒体的报道,后来官司一路打到最高法院,最终美国政府败诉,媒体的新闻调查和报道自由得到了维护。这份报告即是著名的国防部文件(Pentagon Papers)

这份国防部文件,即是电影The Post的背景。电影故事展现华盛顿邮报的女老板Katharine Graham,总编Ben Bradlee和记者们,如何在巨大的挑战下,努力追求真相,坚持新闻出版自由,并最终让华盛顿邮报从一家地区小报,一举成为与纽约时报齐名的大报。

Meryl Streep主演的这位女老板Katharine Graham,也是一位传奇女性。她是史上第一位女性财富500强CEO,她更为人所知的,是其在之后的水门事件中,领导华盛顿邮报的表现。电影借由这位女老板,展现那个时代身为女性领导者的艰难。电影开始阶段,作为公司老板的Katharine,在面对她自己的董事会时,显得无力又懦弱。她的领导,备受董事会男成员的奚落。她的领导层中,除她之外全是男性。电影中有一幕,是她去华尔街为公司上市开幕。大门外的阶梯上,迎接她的是她的女性员工和朋友,大门推开,那些出现在开幕式上的,全部都是男性。但最终正是Katharine的坚持,华盛顿邮报才能顶住压力,坚持出版了那份报告。当Katharine冲着那个喋喋不休的董事会成员,说出那句“这不是我父亲的公司,也不是我丈夫的公司,这是我的公司”时,正展现了女性对自身权力的觉醒。Katharine决定发表国防部文件,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她对男权的反抗。

相比而言,Tom Hanks饰演的总编Ben Bradlee,则是一个相对单纯的角色。他不是公司老板,不需要为公司的运营负责。作为一名新闻出版业老兵,他能为了抢新闻,为了与纽约时报竞争,而不择手段。但在新闻自由受到威胁时,也能毫不犹豫的说出“他们输了,意味着我们也输了”。正是他和他的记者们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新闻自由的坚持,给了Katherine做出艰难决定的勇气。

这部电影名列时代周刊2017年10佳电影首位,从剧情,拍摄,到演员的表演,都是上乘之作。稍有争议的地方,是关于史实的部分。实际上,在国防部文件事件中,纽约时报是主要的媒体报道者,以及与政府诉讼官司的主角。华盛顿邮报在此事件中的作用,并不如电影中那么重要。真正令华盛顿邮报名声大噪的,是之后的水门事件。不过这些小节于电影本身无伤大雅。

One thought on “电影 The Post


Comments are closed.